酒醉驾知识库
问题与诊断
痛点识别库
酒醉驾业务治理痛点
原考核内容
监管难点
解决方案库
测试方案
实施与操作
A/B组测试工作内容
测试字段收集内容
系统用户操作说明书
运营优化
客户价值
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
-
+
首页
测试方案
关于开展酒醉驾治理差异化策略 A/B组测试的报告 “醉驾入刑”以来,我市酒醉驾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,但执法环境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:累次酒驾违法人员存量增加、屡禁不止;酒醉驾高发时段不断后移,深宵凌晨管控难度加大;涉酒驾人员“无证驾驶”现象显著上升,违法叠加风险突出。在当前基层警力资源有限的客观条件下,传统勤务模式使一线民警疲于奔命,治理工作面临“单项成本高、整体效能降”的新挑战。为破局攻坚,精准评估不同勤务策略的实际效能,探索适应新形势的“高效能、可持续”治理新路径,我支队决定在洪山区三中队、四中队管辖区域内,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对照测试。现将测试方案报告如下,请各中队遵照执行,并请领导审阅。 一、 测试目的 本次A/B测试旨在通过设置对照组,定量分析“常态模式”与“新勤务模式”两种模式对以下维度的差异化影响,为未来全市治理策略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。新勤务模式初步拟定巡逻、下酒店、设岗等以宣传为主的形式;常态模式工作形式不变。次月工作内容对调。 二、 测试基本信息 1. 测试时间:2025年9月9日00:00 — 2025年11月8日24:00(为期两个月) 2. 测试区域: 洪山区三中队、四中队辖区。 3. 测试分组: • A组(常态模式):保持原有查处强度(参照过去三个月平均查处频次与警力投入) ,辅以标准化宣传(如悬挂横幅、发放传单)。其核心是“以查促防” 。 • B组(新勤务模式):显著降低主动查处频次(降至过去三成),将节省警力全部投入至源头宣传与巡逻警示。其核心是“以防降查” 。 4. B组新勤务模式(宣传主导)详解: • 高峰时段(22:00-02:00):在餐饮娱乐聚集区周边, 设置“宣传警示岗” ,配备警灯、宣传展板,主要对过往车辆进行“喝酒不开车”的语音提示和口头警示, 原则上不进行主动筛查 (除非发现明显违法迹象)。同时,安排宣传巡逻车在主干道进行低速巡逻,通过车载喇叭循环播放警示语。 • 其他时段:安排警力对辖区内的餐饮企业、酒吧、KTV等进行巡回走访,与负责人签订责任状,督促其履行劝导义务,并检查“代驾呼叫提示贴”的张贴情况。 • 核心要求:B组虽降低主动查处,但必须保持高见警率,让群众感受到警察无处不在的警示。 三、 数据监测与对比维度 测试期间,将会同支队科技、事故、腾牛公司,对两区域进行全方位数据监测,具体对比以下四个维度: 维度 具体指标 1. 区域酒醉驾态势变化 ① BAC数值分析:测试前后,两区域被查处人员BAC的平均值、中位数变化。 ② 高风险人群占比:测试期间,两区域被查处人员中BAC >150mg/100ml 和 >200mg/100ml 的人数占比。 ③ 累犯情况:测试期间,两区域查处到的二次及以上酒醉驾违法人员数量及占比。 2. 酒醉驾违法趋势变化 ① 查处总量:测试期间,两区域各自查处酒驾、醉驾的总人数。 ② 查处效率:结合投入警力,计算人均查处数,评估警力效能。 3. 涉酒交通事故趋势变化 ① 事故起数:两区域发生的涉酒交通事故起数 (含一般程序、简易程序)。 ② 事故严重程度:涉酒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(死亡、受伤)。 4. 执法与宣传数据 ① A组(常态模式):出动警力人次、设置检查点数量、检查车辆台数。 ② B组(新勤务模式):出动巡逻宣传人次、走访商家数量、设置宣传警示岗次数、发放宣传材料数量。 四、 注意事项与要求 1. 数据真实准确:所有查处、宣传、事故数据必须及时、准确录入相应系统,并每日核对,杜绝瞒报、漏报、错报。 2. 确保安全底线:B组模式虽以宣传为主,但执勤民警遇有明显涉嫌酒驾的车辆或接到指令,必须立即依法拦截查处,坚决守住安全底线。 3. 做好群众解释:对市民关于不同区域执法差异的疑问,执勤民警应做好统一口径的解释工作,说明此为临时性测试研究,避免产生误解。 五、 预期成果 测试结束后,支队将成立专项分析小组,对以上四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全面比对分析,最终形成《酒醉驾治理A/B测试分析报告》,客观评估两种模式的优劣,并据此提出下一步全市范围内优化警力配置和勤务模式的建议。
zhouming
2025年9月16日 13:16
转发文档
收藏文档
上一篇
下一篇
手机扫码
复制链接
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
复制链接
Markdown文件
PDF文档(打印)
分享
链接
类型
密码
更新密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