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交通治理经验知识库
违停治理经验
商圈违停治理经验
【梦时代】超大型商圈+景区+学圈+医圈,多因素叠加交通拥堵怎么治
武商梦时代治理
医圈违停治理经验
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】老城区三甲医院泊位少,进出难如何破局
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治理
学圈违停治理经验
【武汉小学】大流量区域小学人机非混行,事故易发怎么破
这个地区,高峰拥堵指数居然达到2.4?!【粮道街中学(积玉桥校区)】
粮道街中学(积玉桥校区)治理-160
武汉小学治理
武汉大学茶港门交通治理
老旧小区违停治理经验
【昙华林】老旧社区+网红打卡点,人车混行隐患多
昙华林治理
大成路治理
景区违停治理经验
【黄鹤楼】5A景区节假日泊位紧缺,进出严重拥堵,如何治理
黄鹤楼景区节假日交通保障
交通枢纽圈违停治理经验
【武昌火车站】华中重点铁路枢纽,24小时开放车站,出租车严重外溢怎么办?
武昌火车站交通保障
中华路、红巷码头交通保障
政府大院违停治理经验
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
-
+
首页
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治理
## 基本情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首义院区占地6.31公顷,院内停车泊位总计762个,其中地面标准车位约556个,目前均已达到饱和;地下停车位总计206个,其中旧车库120个,新车库86个。(有400余个停车泊位供医院内部使用,对外泊位300个左右)。 医院周边环绕共3条主要道路、6个进出口,分别为张之洞路(南1门、南2门、南3门),解放路(西门),和平大道(东1门、东2门)。目前就医车辆/职工车辆主要通过南1门、南2门和西门满足医院出入需求,医院进场日均车辆流量:5000余台。院内的内部道路宽度多为5-9m,局部路段宽度仅3m。内部道路多为人、车混行道路。  ## 交通影响评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首义院区坐落于武昌老城区,位于张之洞路以北,和平大道以西,彭刘杨路以东的合围区域。周边区域分布有武昌区公安分局等单位;城市花园、紫笛苑小区等居住用地;武汉音乐学院、复兴路小学、首义中学等学校用地;首义广场、海达广场等商业用地;首义公园、紫阳公园等公园用地,交通类型较为复杂,到发性交通较大。 ## 主要交通问题 #### 1.院内停车泊位不足,就医排队车辆溢出至路口,影响道路交通运行。 **(1)停车供需矛盾突出,院内停车泊位严重不足** 主院区标准车位762个,其中地面556个、地下206个,实际供患者使用的停车泊位300余个。通过对院内6片主要区域路边停车梳理,地面违停机动车辆约65辆,占据消防通道/单行线,严重影响院内道路正常通行。 院内共计设置有1500个非机动车停车泊位,仅能满足内部职工使用;患者及家属的非机动车存在随意停放,堵塞道路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。 **(2)高峰时段就医车辆溢出至路口,影响道路交通运行** 南1门排队入院车辆较多,高峰时排队约25辆,溢出至张之洞路-和平大道路口,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大。 #### 2.医院出口交通秩序混乱,共享单车、电动自行车乱停,阻塞车辆出院通道。 **(1)医院出口网约车、出租车违停严重,影响出院车辆** 南2门东侧已设置网约车、出租车即停即走通道,但一直存在网约车、出租车在通道外侧接客,占据一股机动车道,内侧专用通道被空置,严重影响交通秩序。 南2门驶出车辆易与门口违停车辆(大量非机动车在此处停放)产生冲突,影响通行效率,同时南2门西侧设有公交站台,违停车辆占用机动车道,导致公交车停站轨迹不畅。 **(2)非机动车大量停放医院出口周边** 非机动车大量集中停放出口附近的行人通道和机动车道上,影响行人、机动车通行。 **(3)非机动车占道违停影响影响营运车辆通行** 大量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单车在出租车、网约车通道违停,影响营运车辆通行。 **(4)部分商贩车辆占道经营** 部分商贩车辆停放黄网格处,不仅影响主线交通秩序,也阻塞出院车辆的驶离。 #### 3.交通配套设施缺失,影响车辆通行效率。 **(1)院内交通标线未同步调整** 院内部分道路已调整为单行线,但地面标线未更新。 **(2)院内缺少单行线、禁令标志** 部分道路的单行线标志、禁令标志缺失。 ## 主要交通治理措施 ### 路面违停处罚 (针对重点区域处罚做了什么准备) ### 单位违停共治 (社区、医院共治部分) ### 交通组织优化 #### 1.合理分配停车资源,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(1)加强停车管理,优化院内停车秩序 目前院内仅300余个停车泊位供患者使用(不足总量的40%)。建议医院内部保留100个泊位供主任级专家使用,其余院内泊位供均提供给就医患者(总计约600个),保障就医车辆有位可停。同时,建议医院与地铁复兴城停车场合作,给予医院职工日间优惠价,错峰停车,达到双赢。 (2)充分发挥停车一张网功能,医院周边停车资源上网 利用停车一张网平台,通过“就医停车”分流措施,将就医车辆引导至周边停车区域,就医车辆停车费用统一,缓解院内停车供需矛盾不足问题。 (3)增设相应指示信息,停车泊位不足时及时将就医车辆分流至周边区域 建议院方安排内部安保人员,当内部停车泊位不足时,及时分流就医车辆至周边停车场,采用“共享”方式,缓解院内停车资源不足问题。 (4)重要节点处增设诱导标牌,诱导就医车辆至附近停车场 通过医院周边停车资源相关信息,在主要节点处增设诱导二维码标牌,引导就医车辆前往至附近停车场。 (5)倡导公共交通出行 在网上挂号页面,提示引导就医人员绿色出行,非必要公交出行,并提供相关乘车信息。 地铁4号线/ 5号线:复兴路站D口出站,并在地铁出口设置医院引导标牌。 #### 2.实行就医停车预约制度,控制总体需求量 根据院内停车泊位数量,通过预约优先的方式,控制总体需求量(大力提倡预约停车,引导非重点车辆在周边停放),保障内部道路正常通行。 #### 3.规范非机动车停放,保障医院周边非机动车秩序 (1)解放路(张之洞路-西门)道路东侧、张之洞路(和平大道-解放路)道路北侧设置共享单车禁停区。 (2)和平大道(张之洞路-东1门)道路西侧人行道上方施划非机动车泊位,同步完善非机动车泊位指示标志。 #### 4.调整医院进出口,优化出入口功能 围绕重点人、重点车,以优化进出口、规范停车区为主要管控举措,保障重点人、重点车有序进出,120、急诊车、重点保障车进入不受限。 (1)南1门:右侧为就医车辆入口,左侧为应急车辆出口。门诊、住院、探视车辆南1门进,南1门进行及时断尾。 (2)南2门:右侧为就医车辆出口,左侧为职工车辆出口 (3)南3门:应急出入口,平时采用封闭管理 (4)西门:车辆入口和车辆出口,院内车辆进门推荐走西门,职工车、家属车主要以西门进。 (5)东2门:应急车辆出口 #### 5.加强分区管理,实现“医+住”分离 根据医院出入口功能,对院内交通流线进行调整。 利用东西1条主轴线(楚康路),将整个院区分为南北两个片区进行管理,即:北区的家属区和后勤食堂实行统一管理,限量通行,限区停放;南区的就医区实行“禁、限、约、引、保”的管理模式。 整个院区,路网采用“一横两纵”方式。东西一条主轴线采用双向通行。南北两条次轴线一条采取北向南单向循环, 另一条采取双向通行,将“职工停车区”与“就医停车区”分开设置,便于规范管理  #### 6.完善标志标线,规范行车秩序 根据医院交通流线,在节点处增设交通标志,同步重新施划路面标线,规范行车秩序。 #### 7.加强停车管理,优化院内停车秩序 (1)非机动车指定区域有序停放,非机动车凭证停放 (2)合理规划非机动车停车区,提高空间利用率 (3)增加拖车器,加强对违停车辆管理 (4)设置车辆黑名单,对违停车辆一年内严禁驶入 (5)设置应急临时停放区,在急症大楼门前广场设置应急车辆停放专区 #### 8.成立一支专业队伍,加强院内外交通管理 (1)重点加强南2门出口交通秩序管理 成立医院交通安保队,强化对南2门交通秩序维护。在南2门出口增加引导专员,电动车、共享单车严禁在出口黄网格线处停车。落实城管力量,对门前占道摆摊行为严管严控,保障出口通道畅通。就医高峰时段时刻关注高德、百度平台,对拥堵情况及时处理。加强“警街医”互动力度,强化综合治理能力。 (2)即停即走通道加强管理,禁止车辆在黄网格线处停车,防止阻塞后方通道。 (3)引导就医人员进行规范停车,保障非机动车停车规范。 (4)落实专职安保人员,加强职业技能培训。 (5)医院配套完善门前视频监控,便于后台实时监控,及时进行管理
bernkastel
2025年9月5日 17:16
转发文档
收藏文档
上一篇
下一篇
手机扫码
复制链接
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
复制链接
Markdown文件
PDF文档(打印)
分享
链接
类型
密码
更新密码